目前,包括海尔、美的、格力,TCL、海信、长虹,康佳等,这些中国家电企业的上市公司均已经发布了三季度报告。虽然是跌多涨少下滑大,却真实地反映出处在不同经营转型阶段的家电企业生存现状。

今年以来,家电市场的持续下跌,引发了一轮又一轮的恐慌。但是,如果我们将时间长度从今年一年,拉升至过去十年可以清晰地看到,家电市场并非寒冬,只是回归理性本位。
原来家电市场根本就没有过去三五年那么每年20%甚至最快50%以上的增速幅度。这完全是不正常的。但是由于“上去容易下来难”的历史规律,对于很多家电企业来说,拿今年一年的市场表现来判断整个家电产业的发展态势,无疑是片面的。
因此在当前以来的家电市场下跌通道之中,并非一点机会和空间都没有。应该看到,无论是黑电的海信、TCL,还是白电的美的、海尔,都在下跌市场通道中寻找机会。这个机会在哪里:
一是市场增速下滑,企业发展从过去关注外部市场蛋糕的拼命抢夺,到关注企业内部组织架构、经营管理水平的提升,最终企业的经营质量在显著提升;原来很多家电企业是投入100元只能赚5块钱,现在可以赚到8块、10块钱,虽然增速放慢但盈利能力在增长;
二是市场整体下跌通道中,所有家电企业都在下滑,但是在这一过程中却是大企业的下滑速度远小于中小企业,最终也就带来了家电市场下滑也是一轮洗牌的好机会。由此一些大企业反而在今年获得了市场份额占比的提升,话语权的集中。
三是市场整体下跌,并不代表市场整体消费需求匮乏。其实对于很多家电企业来说,今年以来还是在很多区域市场和产品上获得了增长空间和动力。原因在哪里,就是刚性消费需求在当前的市场环境下也在发生新的变化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