
最近,有专家质疑登记失业率,认为其存在失真现象。就此,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劳动科学研究所所长郑东亮、国际劳动保障研究所所长莫荣日前回应称,这并不是事实,不过也确实有一些行业出现减员的现象。
莫荣认为,需要达到较大的人群规模,才能界定为“潮”,而根据目前所掌握的数据,这一情况并未出现。近年来,部分钢铁、化工、煤炭等领域的企业出现了经营困难,存在一些减员现象;部分生产制造类企业也出现用机器替代人工的现象,每年机器人使用量增长超过20%。
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劳动科学研究所所长郑东亮说,上述原因对用工的影响有限:在“大众创业、万众创新”的带动下,电子商务、金融、通信等行业吸纳了部分企业分流人员,而使用机器人也是企业为了弥补缺工采取的措施。
莫荣介绍,根据人社部对全国3.3万家企业的失业动态监测数据,因经济性裁员造成的失业仅占监测数据的2.6%。退休、劳动合同到期、企业结构调整、搬迁等正常因素占动态监测数据的主要部分。而2.6%的经济性裁员部分,主要出现在东北等地的能源资源集中领域企业、采矿和设备制造业。另外,根据调查,全国百人、千人以上的大规模裁员出现较少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