美国华盛顿大学(UW)研究人员在美国《国家科学院学报》上发表了最新研究成果,他们成功用红外激光将水冷却到36华氏度(约2.2℃),实现了这一领域的重大突破。

论文高级作者、该校材料科学与工程副教授皮特·鲍佐斯基称,这是第一次在常温常压下用激光束给水之类的液体制冷。洛斯阿拉莫斯国家实验室1995年曾证明了真空激光制冷,20年后UW的研究团队才在液体中予以证明。
研究团队选择了红外光作为制冷激光,因为红外光不会像可见光那样损伤生物体细胞。他们用红外激光照射悬浮于水中的微晶体,激发出一种独特的辉光,其能量比所吸收的光要略多一些,这种能量更高的辉光从微晶和水中带走了热量。
研究人员还设计了一种仪器来捕获激光,就像一种微型牵引光束,能“拿住”一颗被液体包围的纳米晶体。仪器还能投射出微晶的“影子”,让研究人员通过观察其运动的微小变化,来确定液体是否变冷。此外,他们还设计了一种微晶体,能在冷却时从蓝绿向红绿变色,就像一种内置的彩色温度计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