一直以智能手机、白色家电等消费类电子产品被广大中国消费者熟知的韩国三星和LG两家企业,最近在中国动作频繁,甚至有联手垄断中国新能源汽车电池市场的趋势。
10月22日,三星SDI与中国两家公司合资组建的三星环新(西安)动力电池有限公司在中国西安高新技术开发区的工厂竣工。三星SDI是全球新能源汽车电池供应商中第一个在中国建厂,并投产的厂商。生产线涵盖了生产汽车动力电池单元与模块的全工艺流程,年产动力电池数量足够装配4万台新能源汽车。三星SDI预测,今后市场需求还会不断扩大,届时将增加生产线,扩充产能。

无独有偶,三星新工厂落成仅5天后,10月27日,LG化学在南京的新能源汽车电池工厂竣工。这是LG化学即韩国,美国工厂之后第三个落成的工厂。初期南京工厂将能够满足5万辆新能源汽车的电池供给需求。并且具有电池生产,包装,并针对汽车厂商车型需求,提供单独技术支持的能力。

韩国两家电池生产巨头同时瞄向中国,不仅让人疑问,为什么两家企业同时瞄准中国?今后路上跑的新能源汽车里的电池将都是韩国技术了吗?
据了解,日本厂商在新能源电池领域占有最大市场份额。韩国厂商虽然已经向很过汽车制造商供应电池,但是市场占有率没有日本大。那么三星,LG把工厂设在中国,韩国的电池技术又有哪些优势呢?
业内人士分析,韩国厂商最大的优势就是全产业链的生产制造整合能力。这点很像三星手机,三星手机内的几乎每一个零部件都能实现自主生产,还能向其它厂商提供零部件。这种全产业链的整合能力能够有效控制成本,提高效率。并且保证大量供货。

从上面LG化学电动汽车电池解决方案的图片中,就能看出全产业链的整合。首先是电池生产,包括电池以及确保安全在外面包裹的包装。单个电池以电池组的方式进行连接,并且加入多种冷却系统。
BMS电池管理系统是连接车载动力电池和电动汽车的重要纽带,其主要功能包括电池物理参数实时监测;电池状态估计;在线诊断与预警;充、放电与预充控制;均衡管理和热管理等。然后有高效散热和高安全性的电池组打包卖给电动汽车生产厂商。电池是电动汽车的动力来源,是最重要的核心零部件,LG的优势能够减轻不少汽车厂商的负担。
中国不但蕴含着巨大的市场潜力,国家也对新能源汽车进行政策扶持。因此未来中国新能源汽车的增长潜力十分旺盛。根据IHS的预测,到2020年中国电动汽车的市场规模将达到69.7万辆。
LG化学预测到2020年之前,通过继续投资,扩充产能。生产规模有望比现在扩大4倍以上,具有20万辆高性能纯电动汽车或70万辆混合动力汽车提供电池的能力。如果按照LG预测顺利进行的话,到2020年LG化学在中国新能源电动车市场占有率超过25%。成为中国最大的新能源汽车电池供应商。